Skip to main content
中国非道路设备出口 – 2023Q1 中国非道路设备进出口商用车行业追踪

中国非道路设备出口 – 2023Q1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的海外业务稳健发展,海外市场对我国产品的认可程度不断提升,我国机械工程产品销量持续向好。2022年,海外经济逐渐恢复,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经济体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矿山开采等领域加大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了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今年随着我国疫情政策的放开,国内各企业复工复产,再加上 “一带一路”政策的加持,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出口持续上升。在Interact Analysis“非道路设备出口月度追踪数据库”中可以看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重点工程机械设备均保持高速增长。 从出口区域看,自2020年起,欧洲成为我国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产品的最大出口区域。2023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的挖掘机、装载机中,向欧洲出口的数量占比超四成,高于向亚太市场出口的占比。我国相关工程机械产品主要流向俄罗斯、美国、比利时、印度尼西亚、德国及东南亚等国,其中向俄罗斯出口占比逐年上升,出口量自2019年的5%上升到2023年一季度的10%,出口金额也从2019年的7%上升到18%。 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自2021年恢复上涨 2019年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超10万台,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挖掘机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 3月达到最低值 - 仅出口1,398台,全年累计出口挖掘机4.8万多台,同比下跌52%。2021年受海外需求恢复及国内供应链稳定的推动,出口同比大增超140%,达到11.6万台,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此后出口增势延续,2022年出口量同比增加42%,达到近17万台。2023年一季度,我国出口挖掘机出口4.8万台,同比增加33%;出口额达165.4亿元,同比上升43%。 履带式挖掘机在挖掘机出口量中占据主导地位。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履带式挖掘机近4.7万台,同比增加33%,占比超97%,其他主要为轮式挖掘机。   欧洲和亚太是我国出口挖掘机主要区域。近年来,欧美及东南亚地区不断加大基建投资和矿产开发力度,给我国挖掘机出口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2020年,欧洲超过亚太市场,一跃成为我国挖掘机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且占比不断提升,自2020年的15%提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1%。近年来,出口挖掘机产品主要流向美国、比利时、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德国、越南、澳大利亚、菲律宾及荷兰等国家。如下图所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向前十目的国家的挖掘机出口量累计超3万台,前十目的国合计占比近63%。 我国装载机出口市场延续增长态势 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装载机出口销量同比仅增加3%,出口额下降8%。2021年出口量同比增加42.5%至6.9万台,出口额上升5%;2022年出口量同比增加18%,出口额增长27%。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装载机约2.2万台,同比上升20%;出口金额约54.5亿元,同比增加36%。 欧洲及亚太市场是我国装载机出口的两大区域。2022年,欧洲超过亚太市场,成为我国装载机出口量最大的地区,占比达35%;受俄罗斯、德国、荷兰等国的增长推动,这一比例在今年一季度进一步提高至41%。与此同时,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进口量减少,导致亚太市场占比有所下跌,今年一季度占比不到30%。俄罗斯一直是我国装载机出口量与出口额排名第一的国家。受俄乌战争影响,随着欧美厂家的退出,我国向俄罗斯的出口不断提升。我国装载机出口总台数中,对俄罗斯出口的占比自2019年的13%增长至2022年的15%,2023年一季度更是超过25%;从出口金额来看,装载机对俄出口的占比也从2019年的11%提升到今年一季度的20%以上。…
Qiu, Erin
2023-05-05
电动紧凑型工程机械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商用车

电动紧凑型工程机械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电动紧凑型工程设备市场将迎来飞速增长 紧凑型工程设备(微型和小型挖掘机、紧凑型履带式装载机、滑移装载机)正引领着全球非道路设备市场向电动化发展。我们预计到2030年,纯电动紧凑型工程设备市场规模将比现在增长近100倍。 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首先,紧凑型工程设备更适合电动化转型。这是因为相比大型设备,紧凑型工程设备功率较小、实现电动化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其制造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其次,由于体积较小,紧凑型工程设备可以在室内场景中使用,例如地下室或拆除作业中。室内场景通常对通风和空气质量要求较高,而传统柴油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有害物质,如氮氧化物等,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污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实现紧凑型工程设备的“零排放”将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第三,紧凑型工程机械常见于城市(尤其是居民区),用于市政建筑、农林园艺等活动。相比柴油设备,电动工程设备的噪音水平更低,更适合在城市区域(尤其是居民区)工作,在保持较长运行时间的同时,对居民产生的噪音干扰也更少。综上所述,技术的适配性、相对较低的成本、作业环境要求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动化在紧凑型设备的应用。 到2030年,全球市场整体来看,紧凑型工程设备中纯电动型的销量渗透率预计为10%,但不同国家/地区和机型间的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在西欧和北欧地区,紧凑型工程设备中纯电动的渗透率预计接近20%,而在中国,该比例约为15%;分机型看,2030年,微型挖掘机中纯电动的渗透率将达到13%,而紧凑型履带装载机及滑移装载机市场中纯电动的渗透率将仅为6%。 2030年,新出货的紧凑型工程机械中有10%将采用纯电路线 纯电动紧凑型工程机械前五国家 由于更早意识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西欧及北欧国家目前在电动设备采用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得益于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未来电动设备市场体量最大的国家将是整体工程机械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和荷兰将成为全球前五的电动工程机械市场。不过,如果美国能够加快其相关政策的制定进程,并提供更多的市场激励政策,它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化工程机械市场。 中国和美国将成为纯电动紧凑型工程机械销量最大的市场。 市场增长会提速吗? 我们经常被问到:哪些因素能够加速纯电动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其实答案很直接——更优惠的激励补贴,以及更明确的发展政策。 目前,纯电动挖掘机与柴油挖掘机在总体拥有成本(TCO)上仍然存在差距。尽管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纯电动解决方案也将在中长期变得更具优势,但如果政府能出台更加有力的激励或补贴措施帮助抵消纯电动设备的高昂成本,其市场接受度势必会大大提高。此外,目前与纯电动机械相关的政策条例仍然很有限,如果更多国家或城市宣布逐步淘汰柴油机械明确规划,终端用户将更积极采购新的电动设备,为设备制造商和产业链相关供应商带来订单和更强的市场信心,从而促进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实现规模效应,促进电动设备价格降低。更低的价格又将刺激更多用户采购和使用电动工程机械,形成良性循环。 了解非道路设备市场的更多,欢迎联系 Alastair…
Qiu, Erin
2023-05-05
交货期拉长,价格普涨,全球叉车市场进入特殊时期 商用车

交货期拉长,价格普涨,全球叉车市场进入特殊时期

2022年已经正式画上了句号。根据全球各主要地区叉车协会的初步统计,2022年全球叉车销量首次超过200万台,与Interact Analysis在2022年全球叉车市场报告中做出的预测基本一致。亚太市场贡献了一半的销量,约103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近40%。 尽管全球2022年出货量创下新高,但同比增长率仅为4.1%,远低于年初时的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 亚太地区的新冠肺炎管控措施对制造业和物流相关自动化项目的影响仍然显著;欧洲地区的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加之次生的能源危机,使得来自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向后推迟; 北美地区的通货膨胀以及供应链问题削弱了大规模资本投资的意愿。 然而,造成出货量的增长低迷的主要原因并非需求不足。2021年全球订单量和出货量之间的差值达到了历史巅峰的37万台(出货量远远落后于新增订单)。全球范围内叉车的交付期达到了令人瞠目的6~18个月,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24个月。 正如Interact Analysis在2022年全球叉车市场报告中提到的,尽管全球经济继续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但2022年材料和运输成本仍持续上涨,供应链不畅以及通货膨胀加剧,这些因素都对供给侧的生产和成本产生了重大影响。从需求端来看,叉车厂商收获的订单金额增长强劲,但零部件供应严重短缺,导致大多数制造商的交货周期拉长,成本也显著升高。 不同地区、不同车型的交付周期和价格增长幅度存在明显差异。  交货期拉长  美国是2022年叉车交货期最长的市场。部分原因是受到丰田的特殊影响:2021年4月,丰田公司的北美生产基地由于发动机认证的问题停止发货,同年6月,生产也完全停止,而丰田约占北美市场出货量的1/3,这对北美市场的本土交付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北美市场受到通货膨胀和国际航运受阻的双重影响,平衡重叉车(1/4/5类)的交货时间最长,其次是2类叉车,受影响相对较小的是3类的电动搬运车。分动力类型来看的话,锂电叉车受到的影响更大。 2022年,由于电池供应的影响,锂电叉车的交货期明显长于铅酸车型,这甚至导致了锂电池型叉车在中国的渗透率略有下降。根据Interact Analysis调研,3类锂电池叉车在中国市场的交货时间一般在6个月以上,因此将优先考虑出口订单;铅酸车辆的库存相对较高(经销商或工厂库存),因此交付时间略短于锂电叉车,约为3-6个月不等。欧洲市场的交货时间处于中间值。仓储叉车的交货时间从6到12个月不等,而一些平衡叉车的交货期超过1年。 价格普涨  2022年,主要叉车制造商销售额增长幅度普遍高于销量涨幅,主要原因是叉车价格的明显上涨。由于全球供应链紧张、物流运费飙升、金属原材料价格飙升,零部件制造商面临的成本上涨问题非常严峻,且将涨价压力进一步传导至叉车制造商。叉车成本压力在2022年第二季度达到了顶峰。2022年下半年开始,虽然供应链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原材料和海运成本大幅下降,但能源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尤其导致欧洲等地区的生产成本维持高位。全球范围内,从车型来看,1/4/5类平衡重叉车的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为5%~15%, 3类叉车的价格也上涨了约5%。锂电池车型的增长最为明显。分地区来看,同级别、同吨位叉车的价格涨幅为北美>欧洲>中国。 写在最后 站在2023年起点,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已降至一年来的新低;金属、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也连续几个月大幅下跌;中国在12月疫情政策大幅转向之后,2023年制造业的预期将比2022年更好。从长期来看,自动化的需求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不可逆转的,叉车市场在经历过这动荡的两年之后前景依旧看好。 了解更多关于全球叉车市场的动态,欢迎联系高级分析师 Maya…
Qiu, Erin
2023-03-28
出海、建厂、上市、买矿,全球锂电市场加速狂飙 商用车工业自动化

出海、建厂、上市、买矿,全球锂电市场加速狂飙

Interact Analysis最新推出的锂电池及其设备市场追踪报告,对全球范围主要电池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动向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基于超过500条各类动态,我们总结出四大关键词:出海;建厂;上市;买矿   出海:中日韩三国玩家逐鹿欧美   2022年,亚太地区锂电池产能占比为81.1%,中日韩三国是生产的大本营。而随着欧美各国争相发布相关的鼓励政策,当地市场对电池的需求猛增。因此,主要的锂电池厂商都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场,当然目的地有所不同:   近年来,欧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极大地拉动了动力电池的整体市场需求,而中国电池制造商在欧洲的布局也逐渐加码 :  宁德时代在欧洲布局了规划产能200GWh的超级工厂,分别位于德国和匈牙利,产能远超布局较早的日韩企业和欧洲本土电池厂商。   2022年,国轩高科宣布在德国建厂,规划产能18GWh。   远景动力计划在西班牙建设规划产能50GWh的超级工厂,此外其在英国桑德兰的第二工厂也开始动工。   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都纷纷宣布在欧洲建厂的计划。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赴美建厂积极性不及欧洲,这与美国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有关。尽管如此,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合作,“曲线”进入美国市场——福特汽车将拥有工厂100%的股权,包括建筑和工厂基础设施,而宁德时代将运营工厂,并提供电池制造技术。 而对于日韩企业来说,如果想规避法案对美国市场的冲击,也可以选择在美国建厂,将产业链转移到北美: 2022年,LG新能源宣布在美国新建三座超级工厂,其中一座是位于亚利桑那州的规划产能11GWh的工厂,另外两座通过分别与现代集团、本田汽车合资的方式建立;   除了和福特汽车合资建立的三座工厂外,SK Innovation还宣布和现代集团合资在佐治亚州建厂;   三星SDI也分别通过和Stellantis,通用汽车与沃尔沃合资的方式进入美国建厂。  …
Qiu, Erin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