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制造业的五大关键影响

工业自动化

2025-04-18

Samantha Mou

Samantha Mou

市场分析师

Samantha负责支持Interact Analysis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Samantha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德国进行工业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的市场研究工作。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宣布的关税政策将对制造业多个行业形成冲击。IA正在持续评估其市场影响,并更新市场预测模型。

综合经济数据和IA海内外分析师团队近期与市场的交流,我们初步研判关税相关的波动对中国制造业的几点关键影响:

1.国内市场:电子电气类关税豁免十分关键

图1:机电类出口商品对各国依存度

2024年,在中国对美国总出口额中,机电产品占比40%以上,其中,手机与通信设备、电工器材与电气设备、计算机与数据处理设备、家用电器为出口金额最大的几类,对美出口依存度也较高,分别为22%、17%、25%、21%。

美国最新决定暂时豁免的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等商品的对等关税,叠加短期内仍有转口贸易等可能性,将暂时缓解这几类重点商品的出口压力。不过,此前加征的20%关税被保留,并且豁免可能会被即将实施的基于行业的关税所覆盖,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还是会带来一定影响。整体来看,目前我们预期影响将相对可控。

面临出口压力,预计政策将持续发力,提振国内需求。2024年下半年开始的“两新”政策支持设备更新、家电换新需求,正好可以缓解上述重点行业的压力。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已经提到各级政府将“一行一案”“一企一策”帮扶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预计政策将在接下来几个月陆续出台。

2.推动欧洲/日韩厂商与中国厂商合作

在对美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中国厂商将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积极拓展业务,欧洲、日韩厂商将更多地面临与中国公司的直接竞争。这很可能会促成合作机会。首先,产业链临近的上下游厂商有许多合作空间,例如,中国设备制造商可能考虑使用当地厂商的零部件或自动化系统来配套,更容易获得当地用户信任,从而拓展市场。此外,即使是直接竞争对手,也可以通过主打产品的互补,来充实产品组合。

与当地同行或上下游伙伴建立合作,是制造业企业进行区域市场拓展的常见思路,在行业内可以观察到许多案例。其中涉及中国厂商的包括:自动化领域的禾川与博世力士乐、阿童木与罗克韦尔,新能源领域,最近刚宣布的亿纬锂能与德国凯傲的合作等。欧美公司互相之间也常见这类合作:例如西门子与ATS自动化合作推出磁驱输送线产品。

对于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的发展,用户将能够在熟悉的供应商基础上,获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3.制造商重新考虑生产布局

基于目前的政策取向观察,中美的冲突基调比较确定,但和其它地区谈判空间较大,产生贸易摩擦的幅度大概率小于中美冲突。跨国企业可能延续“China+1”的战略方向,弱化中国市场带来的风险。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国际厂商仍在加码中国投资,并且为了应对价格竞争,作为降本措施,还进一步推动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和供应链。因此,中国业务占比大的公司可能短期内不会减少在中国的生产,但在亚洲其他地区业务占比大的公司可能会加速建立在中国以外的产能。

对于中国本土厂商来说,“高质量出海”已成为趋势,在保证国家产业链和技术安全的前提下,有实力的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海外产能。领先公司近几年以来已经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例如出海欧洲和东南亚都有多个案例,不过,海外工厂涉及的集成商、产线和核心设备基本仍来自中国供应。

总体来看,生产转移对中国制造业“终端生产”环节的影响会大于对“机械设备”行业的影响。对“China+1”辐射到的地区,例如东南亚来说,配件、服务和后市场将增量巨大,各厂商最近在与IA分析师的交流中也多次提及了这一点。

4.库存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次增加

90天窗口期内,各国制造商将审视供应链,抓紧时间采购依赖外贸的零部件,以防再次出现变数。2023-2024年,全球机械零部件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去库存周期,新增订单锐减,而这次累积库存可能将带来类似局面,短时间内订单和销售额快速回升,但代价是透支未来的需求。市场波动幅度增大,对企业的产能、供应链管理又是一波挑战。

5.短期内工业品价格波动

上涨的关税至少有一部分将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使其国内通胀加剧。据IA了解,目前美国制造业企业已普遍在担忧利润会缩减,尤其是对外依存度高的电子电气、汽车与运输设备等行业。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制造商来讲,这意味着美国客户将尽量与供应商谈判降价,为厂商带来价格下行压力。

不过,据IA合作伙伴、宏观经济研究机构ITR Economics判断,价格上升将使美国国内需求受到抑制,从而抵消一部分通胀,整体而言价格预计不会太剧烈波动。

我们可以借鉴历史经验:根据2018年美国对欧盟、加、墨增加钢铁和铝关税的影响来看,美国国内的钢铁和铝价格在关税正式宣布前两个月左右已经开始走高,在关税宣布后一个月内即开始出现逐步回落。因此,我们认为这次加关税将引起短期内的价格波动,但不会像疫情后的全球供应链危机一样,影响价格波动持续3-4年之久。

图2:特朗普2018年宣布加征钢铁关税前后,美国钢铁及铝价

总结

2025年一季度,我们本已观察到全球制造业复苏的信号,现在关税震荡可能带来小幅的负面影响,但具体政策仍有谈判空间,我们倾向于认为,人为的政策影响不会使全球制造业经济重蹈后疫情周期的覆辙。全球供应链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也很难出现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地区增长周期反向波动的情况。

我们将持续跟踪事态发展,通过更新研究分析确保市场预测反映最新动态。